本研究所旨在探索融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的接收和分享机制、意见形成和公众影响、以及科学理念和方法的传播机制等。媒体和个人在科普知识、科学可视化成果及科技政策在社会中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关联和社会网络结构也对科学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例如,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深刻影响着个体对于科学技术的认可程度和态度的转变。而融媒体环境给这一复杂的关系引入了更多的可变因素,也亟待学者们去探索。
研究所将依据具体研究方向设置以下三个研究部,并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
(1)媒体舆情研究部(褚建勋负责);
(2)社会计算研究部(朱孟潇负责);
(3)融媒体大数据中心(纪娇娇负责)。
本研究所作为一个交叉研究平台,将建立与已有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大数据学院的合作。预期工作将采集和分析多来源的网络多媒体开放平台和智能媒体平台的大数据集,并对媒体、用户及传播行为进行分析和建模。
研究方法上,将注重于基于科学计算和数据科学的分析和建模方法。应用网络分析、信息提取、时空分析、智能建模、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活动日志、文本、 多体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等多来源的非结构化数据建模并分析。相关研究还将通过社会调查、实证研究和计算机仿真建模的方式,探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传播模式。
同时,计算社会科学与融媒体研究所也将继续秉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研究的传统,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大数据,系统地分析公众如何讨论科学议题,探索影响用户对科学议题关注度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特定人群进行科普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分析公众话语的时序演变以及情感演变,重大科学事件对公众舆论产生的影响。同时,从用户水平、文本水平、传播水平分析影响科学议题传播效果的因素,对促进科学议题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